https://mp.weixin.qq.com/s/VH1jja3Twz2wVIyec-tmGg

杨汉秀烈士故居
杨汉秀烈士故居位于广安区龙台镇龙台街123号附1-9号。
杨汉秀(1913—1949),女,又名稚华、杨俊。1926年夏,杨汉秀离开家乡随父到万县,寓居叔父杨森家,就读于万县教会学校。杨汉秀目睹了英军在万县制造九五惨案的悲惨情景,聆听了中共党组织派到杨森部作政治工作的朱德、陈毅在声讨帝国主义暴行会上的演说,心中萌生民族仇恨。1936年,杨汉秀回乡,出嫁到渠县,杨汉秀的父亲为她聘请了朱挹清(中共党员)为家庭教师授其学业,朱挹清向杨汉秀介绍八路军和延安“新世界”的情况,杨汉秀由此萌发了奔赴延安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队伍的思想。1939年夏,杨汉秀随老师朱挹清秘密去成都,经党组织安排,辗转到达陕北。1940年,经朱德介绍,杨汉秀去延安,进入延安女子大学第七班学习,为表明与旧家庭彻底决裂,做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无名战士的决心,改名为吴铭。1942年3月,杨汉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王维舟请求党中央从八路军中抽调一批川籍干部回川开展工作。党组织考虑到杨汉秀与杨森的特殊关系,于1946年初派她回川作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3月25日,她随周恩来一道乘飞机回重庆。1947年,她以探亲为名回渠县,在渠县期间,大量收集枪械,武装佃户,为华蓥山起义作准备。渠县卫生院院长、中统特务漆旭向国民党渠县特委会告密,杨汉秀被捕,囚于国民党四川省特委会监狱,经多方营救,加之查无实据,才得以获释。不久,杨汉秀又回到渠县,她用120余石黄谷支持熊扬在渠县兴办协一商号,作为党组织联络点。1948年9月,渠县龙潭起义爆发,敌人惊恐万状,重庆军统保密局敌特至渠县逮捕杨汉秀,将其囚禁于渣滓洞集中营女牢。1949年4月,杨汉秀患病,杨森保其出狱就医。同年秋,杨汉秀住飞来寺58号大院内,常往来于渝舍(杨森公馆)与飞来寺之间,做族中高级将领的策反工作,她经常向其弟杨汉烈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要求他顺应时势,弃暗投明。1949年,国民党制造九二火灾惨案,杨汉秀目睹火灾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痛斥杨森反动成性,杨森命令特务将她再次逮捕。解放前夕,杨汉秀被敌人秘密杀害。
杨汉秀烈士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72平方米,素面台基,宽40.5米、高0.2米,置踏道1级。面阔9间40.5米、进深3间24米、高2层11米,穿斗梁架,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
杨汉秀烈士故居2010年3月被广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安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