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在四川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的下,由广安市国学学会主办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在广安举行。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学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诗歌吟诵技艺传承”、“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当代价值。
西南大学文学院李达武教授,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广安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修忠,广安市文联副主席、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侯立新,广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蒲青春,广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馨,广安市审计局原局长秦小平,广安市国学学会执行会长李圳,广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戴邦元,广安景山学校校长、广安市国学学会副会长杨波,广安市新联会自由职业分会会
长杨光祥,广安市国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向峰,以及广安市国学
学
会会员代表参加。
李达武教授在讲话中表示,我们要善于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并从阅读、欣赏、歌唱三个方面介绍了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方法,以期在理解古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性美、人
情美、音乐美、艺术美等,从而提高生命与生活的质量。
郭修忠在讲话中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要追本溯源,还要守正创新,加强川渝两地文化交流,美美与共,促进广安本地文化繁荣发展。
侯立新在讲话中表示,文艺创作和文学创新,首先要探寻内在规律,还有大胆借鉴,敢于创新,谱写传统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蒲青春在讲话中表示,传统文化中的文字学和书法学有着深厚的营养,这个时代的文学和书法创作既要关注历史的传承,还要坚持天人合一的精神,还需要内在身心的滋养。
曹馨在讲话中表示,诗歌创作与创新,就像李达武教授的精彩讲座一样,完全可以通过吟诵和艺术化的新颖方式进行传承推广,坚持交流和相互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圳在讲话中表示,今天的研讨会收获颇多,文化和思想只有相互碰撞,才会产生创新性的火花,国学文化传承任重道远,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杨波在讲话中表示,新时代的教育呼吁心灵美和多才多艺的教育者,既要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还要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年轻一代。
会议最后刘向峰作了活动筹备工作汇报。(西南文化网广安站 万大诚 摄影报道)